当前位置: 首页 > 家长学校 >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成功教育的伊始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成功教育的伊始

2009年05月07日 17:15:38 来源:教师Office 访问量:613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成功教育的伊始

狄德罗曾说:“人类的义务是要把世界变成乐园。”那么同样可以说:“母亲的义务是把家庭变成乐园。”所谓的乐园,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放纵。而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家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生长在充满活力、温馨宜人的家庭中,使孩子随时能够感受亲情、感受温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记忆力增强,联想会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潜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但从目前中国家庭生活方式来看,家长们只注重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忽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实践也证明,以“严”、“压”等家长制作风来教育21世纪具有独特个性的孩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儿童的发展了,面对新形势,家长更应成为孩子学习的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成为温馨家庭氛围的营造者。

一、拒绝说“不”,建立一个美满的亲子乐园。

每每谈论起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总会使用一些负面词汇--大人说孩子“不听话”、“不服管”、“不尊重父母”……孩子抱怨父母“管得太多”、“唠叨没完”、“不给我自由”……用“不和谐”、“紧张”、“对立”等来形容当今的亲子关系并不过分。处于这种状态下,父母的权威削弱了,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想想我们小时候,从咿呀学语时起,常萦绕耳际的教导往往是“不要弄坏了”、“不要乱画东西”、“不要弄脏衣服”……上学了,“不要随便说话”、“不要和小朋友们打架”、“不要和家长顶嘴”……这一个个的“不”字像一把锁把孩子关在了门外。在家长看来,这是对孩子的一个正确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教育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但我们可曾想过,我们说的“不”字是否过多,孩子在“不”的提醒下真正做到了你的要求吗?

12岁的小坤是个内向的孩子,在人面前总是爱低着头,做事缺乏主动性。上课让他站起来朗读课文,他总是说没准备好,课后请他协助班长做好班级工作,他却躲的远远的。小坤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行为是明显的缺乏自信的表现,心理害怕,紧张。害怕一不小心读错字,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同学们对他说三道四,甚至害怕老师。为了揭开他的心结,我找到了小坤的父母。原来,小坤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听话懂事,父母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从小就为他制定了许多的规矩,用小坤自己的话就是:永远都是不准。小坤为了做到父母的要求,时刻克制自己,有时为了不出错宁肯不去做,久而久之,行为上他成了父母眼中听话的孩子,但心理却受到了个性发展的抑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看到一个听话的孩子,面对这个“不”字,容易造成个性压抑,缺乏自信。如果是个顽皮的孩子呢?听惯了家长整日的唠叨“不准……”“不准……”那它表现出的往往是破罐子破摔的现象。看看这两种极端,我们做家长的在教育之初可曾想过对孩子说“不”的同时,其时是把他推向一个负面!如果我们尝试着对孩子说“只要认真读,你比谁都读的好!”“写好字才是最关键的”是不是比“不要读错”、“不要写错”的教育效果要好呢!

二、学会欣赏,与孩子建立一种真挚的朋友之情。

威廉.詹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

成年人都需要赏识,从最高官员到贫民百姓皆如此。年轻的女孩子,穿一件新衣服或做一个新发型,走在大街上,对大街上的眼光都很敏感。别说是当面夸奖,就是一个赏识的目光,也会让她满足半天。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了。

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的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一个孩子如果从小缺少家长善意的表扬,那就可能影响其个性的发展,甚至可能成为终身的不幸。

小颜在外婆和奶奶家判若两人。每次在奶奶家,奶奶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么好的孩子真是难得,小小年纪就懂礼貌,还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分一份给奶奶。”可到外婆家却是另一番景象了。一进门,外婆就开始数落:“调皮鬼又来了,每次来了不是乱写就是乱画,弄的家里乱七八糟。”再看看孩子,拿起桌子上东西玩起来,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一会儿桌子上就堆满了杂物。

什么原因?奶奶总是夸她,越夸越好,在奶奶家她就是好孩子;外婆老是数落她,越骂越糟,在外婆家她就是坏孩子。

如果,我们一味的盯着孩子的缺点看,那我们的家中还能充满温馨吗?我想更多的是大声的训斥,孩子的哭泣,父母的吵闹吧!所以,成功的家庭教育,应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欣赏上。一句赞扬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动作都能使孩子昂头挺胸,面带微笑,迈着自信的步伐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哪怕遇到再大的风雨,这将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三、主动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环境。每个家庭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经济水平、不同的家庭结构。如果家长在生活中忽视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不注意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的优劣,这对孩子的影响将会很大。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选择一些成绩优秀的三四年级小学生抄写课文半小时,把他们分在三种不同的环境氛围中:第一种,父母在隔壁看电视或放录音磁带;第二种,父母断断续续地大声谈话;第三种,是宁静的环境。其结果是:第一种环境中,在连续高噪音的干扰下,孩子注意力分散,心理烦躁不安,抄写正确率下降只有70%左右;第二种环境下,孩子是间歇性的、低频噪音干扰下,孩子有时偏头倾听父母谈话,有时又关注自己的作业,抄写正确率在85%左右;第三种环境下,孩子能保持平时专心致志的抄写习惯,抄写正确率在95%以上。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子女的稳定的心理因素,还要依靠家庭文化氛围的支持。

 新课程改革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家长角色的转变。

1、参与者

   作为家长应走出自我中心,走进孩子的世界,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在新教育形势下,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家长所起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作业检查”。如,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的阅读课文,古诗背诵等,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家长参与孩子的读书、背诵中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融洽家庭成员关系。

2、帮助者

孩子们的课程变少,课本变薄,并且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和终身的发展,鼓励学生多元发展、个性发展。所以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地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自己最适合的,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现阶段的学生承受着超负荷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需要家长无微不至的帮助。而有些家长,把帮助理解为给孩子找老师补课、加做习题……其实孩子需要的也许只不过是充足的休息而已。

今年上六年级的小浩,在其他同学忙着赶上各种各样的加班加点课时,她父母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帮助她制定的学习计划是:推却不适合本人的各种竞赛班的学习,加强英语学科的辅导,增加星期天的睡眠时间,提高上课及作业的效率,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毕业考试复习。几次阶段性的考试,小浩的成绩日趋上升,稳稳占据年级前列,身心愉快,学习情绪高涨。这其中孩子父母的帮助功不可没,他们为自己的孩子找到了最适合她的学习策略。

3、引导者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家长要和教师合作,引导孩子质疑、探究和发现,引导孩子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他们走出课本,走进社会,引导他们学会选择,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12岁的小雨一直是“三好生”,老师的评价很高,他本人自我感觉非常好,家长也很满意,对孩子的学习一直持放心态度。没想到学期结束时,老师告诉家长,小杨在期末复习期间有好几张数学卷子没有做。小雨父母十分震惊,很恼火。他们平静下来后,决定先问孩子再做打算。孩子很干脆,给出三个理由:第一,这些题目都会做,不想再做;第二,不做这些题目考试照样能考好;第三,反正在家父母要检查的,题目的数量又没少做。孩子显得振振有词,理由十足。父母没有反驳但也问了他三个问题:第一,学生的基本职责是什么?第二,“三好生”、班干部的榜样作用是什么?第三,你真已经达到不用做作业的程度了吗?儿子想了想对父母说:“我把作业补起来吧!不过我还是想问问老师以后能不能改做其他作业。”父母让他自己跟老师商量解决。在父母的关注、指引下,小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没有家长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孩子的主动发展。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营造自己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才能使这些祖国的小苗长得更健壮。

编辑:少先队
上一篇:给家长的十条建议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安陆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